2010-11-14 最高9度,晴3-4级偏北风,比较适宜爬山。感觉不错,尤其风在爬山过程中,实际并不显大。
蓝天任我翔—欢乐鸟山友队一行13人早晨7:30从地铁苹果园站乘929路公交车出发,一小时后到达韭园路口。说是穿越,此次的难度不显很大。看途中经过的地方就知道: 韭园—东落坡村—(上山)古道—小狗之家—防火道—峰口庵—蹄窝—关隘—(下行)古道—官厅—天梯—拉拉湖村—天桥浮村—圈门。这次的这个‘穿越’表达的更多的是串串儿的意思。所爬山的最高度只有500多米。不过‘不显大’只是突出攀爬的强度,全程的体力消耗不一定就不大。一天一直在山上转悠,山路没少走,除了吃午饭的半个多小时,从早上8:30到下午3:30一直在走,中途没怎么歇着。本人在队中算是较强的,但今天在四环外的顺景泡了一天的温泉,完了腰腿还酸着呢。
这次的穿越主线意在品味古人开辟京西“王平古道”的艰辛。上面所说的那些景点,有的是驴友的称呼,比如,小狗之家只是现在看山人的落脚点,估计过去和其他点儿一样,只是驼队马帮途经的歇脚点。这次行程从平面上讲是个大‘S’弯儿,从立体上说是一条大扁担,扁担两头各挑着三个村落。
从我们的起点说,韭园的起源就是种韭菜;而东落坡村、西落坡村和桥耳涧村只能让我们想到过去山民们躲避战乱和达官贵人的欺负,安于一隅吃煤吃山。值得一提的是两大事件:一是据说曾囚禁过被金国掳走的宋代二帝的房子,现在房前边上也算依山,村级水平地用红砖水泥垒了一段一米多宽两米左右高,二三十米长的象征性的城墙。‘囚房’只是普通低矮的山村民房,现在坍塌得象柴房。这个事件有,但地点无从考证。不过南边不远处山上的关城城堡还在。另一是西落波小村里有我国元代著名的大戏剧家马致远的故居。马致远就是在这里写了名篇《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就是其中脍炙人口的曲词。可现在的马致远后人已不知所踪,村里把这小宅院修葺一下,把它变成了赚钱机器。什么票证一律无效。一人10元就是
法律。
现在的京西“王平古道”给我们留下的痕迹本来就不多,可我们还偏偏走错了路,错过了‘峰口庵—蹄窝—关隘—(下行)古道—官厅’。话说回来,就是路过‘古道官厅’也可能认不出来了。不过天梯,除了存心破坏或天塌地陷,恐怕是永远没不了的。虽然只有一二十米,但那四五十度的陡坡,和那不规则的人工雕凿的台阶让我们部分驴友都不敢单独下来。我们怎能想象得到京西、山西、内蒙古的拉煤运货的驼队、马帮就来往在此古道中呢?摄影师们正记录着这一险境,突然,一个牧羊人赶着一帮羊从上边呼噜一下就下来了,让我们都看呆了。是不是不难走,只是我们这帮城里人太那个了?不过这起码说明,古代驼队就是从这儿走的。看着我们蜘蛛一样四脚着地下天梯,想着我们空手走都掉队,我们只能发出无限的感慨!
最后的景致就是圈门的过街楼和戏楼了,它们仍毫无争议地宣示着昔日的繁荣。不过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是赶骆驼的出征前的灯红酒绿和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欢。
评论